腹有诗书气自华,每日读首诗,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,让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。
在唐代,李贺绝对是yyds,是李白之后有一个浪漫主义诗人,被世人成为“诗鬼”,一生经历坎坷,7岁时所写诗文就得到了白居易等当时大文豪的称赞,但仕途不利,只因父亲的字李晋与“进士”谐音便于科举考试的进士科无关,贫困潦倒。英年早逝,年仅27岁。但他的诗在唐诗中具有很高的地位。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他笔下的战争场景。
《雁门太守行》
李贺
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
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【译文】:敌兵滚滚而来,犹如黑云翻卷,想要摧倒城墙;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。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,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。红旗半卷,援军赶赴易水;夜寒霜重,鼓声郁闷低沉。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,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。
安史之乱后,中国进入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,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,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,当他离开了京城,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,到忻州一带,到了雁门时,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。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诗人看到的情景,通过“黑云”“甲光”等的对比描写,既表现了敌人压境的紧张,有表现了我军将士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。之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情景,“角声”“秋色”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残酷和凄凉,而这所有发生的又是在秋天里,更为这个凄凉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。
五六句描写了行军打仗的情景,“半卷”“鼓寒”把行军的时间和特点描写的栩栩如生,半夜要急行军去赶赴战场,“易水”让人想起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更进一步描写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。最后两句点名主题,描写了广大将士奋勇杀敌,忠心报国的精神。
李贺写诗,绝少运用白描手法,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,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。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,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,让它们并行错出,形成强烈的对比。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,亦且妥帖。奇诡而又妥帖,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。这首诗,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,可算是奇诡的了;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、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,又显得很妥帖。惟其奇诡,愈觉新颖;惟其妥贴,则倍感真切;奇诡而又妥帖,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。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,他的可贵之处,也是他的难学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