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常识

杏林的含义是什么(教育界为何称“杏坛”)

更新时间:2024-09-19 09:45:22


古人都讲究天人合一,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与万事万物和谐共生。由此,历代文人,又赋予动植物以“人格”。比如动物中的龙,为帝王之像,虎为威武之姿。而植物中的“梅兰菊竹”则有“四君子”之誉。

“四君子”并非浪得虚名,确实各有它的特色:梅,剪雪裁冰,一身傲骨;兰,空谷幽香,孤芳自赏;竹,筛风弄月,潇洒一生;菊,凌霜自行,不趋炎势。千百年来,“梅兰菊竹子”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,一直为世人所钟爱,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。

除了“四君子”之外,在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的,当数杏树了。杏树为落叶乔木,是传统的重要经济果树树种,多为人工栽培,其果实是常见水果之一。杏的营养极为丰富,内含较多的糖、蛋白质以及钙、磷等矿物质,另含维生素A原、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。

杏在中文化中的存在感,并不止于其经济价值,而是其文化附属,因为教育与中医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——教育界人称“杏坛”,中医界被誉“杏林”。

“杏坛”之说,大家都了解,是源于孔子杏坛讲学的传说。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前的“杏坛”,相传就是孔子讲学之处。相传孔子杏坛设教,收弟子三千,授六艺之学。自古以为美谈,为士林所称颂。

关于“杏坛”的记载,最早见诸《庄子》——《庄子·杂篇·渔父》中说说:“孔子游于缁帏之林,休坐乎杏坛之上。弟子读书,孔子弦歌鼓琴。

只是,庄子的文章多为寓言,所以,后人在注释庄子时,对“杏坛”之义另有解释。晋人司马彪注云:“缁帏,黑林也。杏坛,泽中高处也。

明末顾炎武也考证认为:《渔父》为寓言,“渔父不必有其人,杏坛不必有其地,即有之,亦在水上苇间、依陂旁渚之地,不在鲁国之中也。”

那么,曲阜孔庙的杏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?原来,该处杏坛为孔子后人为缅怀先祖而建,具体的建造者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。

据《曲阜县志》载,为孔道辅于北宋真宗天禧二年(1018年)所建。清代孔继汾《阙里文献考》也有同样的论述:

杏坛在宋以前,本为殿庙旧址,汉明帝东巡过孔子宅,曾御此说经。宋天禧间,孔子四十五代孙道辅监修祖庙,移殿于北。不欲毁其古迹,因庄子有“孔子游乎缁帏之林,休坐乎杏坛之上”语,乃除地为坛,环植以杏,名曰“杏坛”。

所以,“杏坛”实际是指“孔子讲学的地方”,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,亦指教育界。

那么,中医界为何又称“杏林”,难道也与杏树有关?这个还真与杏树有关,只是,与“杏坛”一样,它又不仅仅与杏树有关,更与一个人有关——那个人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医董奉。

董奉为侯官(现今福建闽县)人,东汉建安二十五年(公元220年)生。他少年学医,年青时,曾任候官县小吏,不久归隐,在其家村后山中,一面练功,一面行医。

董奉医术高明,但是,治病不取钱物,只是要求,重病患者治愈后,在山中栽杏5株,轻症患者病愈后栽杏1株。数年之后,有杏万株,郁然成林。

春天杏子熟时,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。需要杏子的人,可用谷子自行交换。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,供给行旅。后世称颂医家“杏林春暖”之语,即源于此。

董奉医术的高明和不求名利、乐善好施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,千秋流传。人们把他同当时谯郡的华佗、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“建安三神医”。

董奉去世后,“杏林”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,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,居山下,种杏千余株。苏州的郑钦谕,庭院也设杏圃,病人馈赠的东西,也多去接济贫民。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,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,他特意画了一幅《杏林图》送给严子成。

后来,人们就用“杏林春暖”、“誉满杏林”、“杏林高手”等词句来形容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的医生。自古医家以位列“杏林中人”为荣,医著以“杏林医案”为藏,医技以“杏林圣手”为赞,医德以“杏林春暖”为誉,医道以“杏林养生”为崇。如今,“杏林”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