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盼望着、盼望着”,马上就要到“元旦”小长假了!可由于调休制度的存在,每逢节假日来临,调休相关的话题便会成为热搜。随着元旦的临近,元旦假期长短与调休话题毫无意外地冲上各大热搜榜单。
2024年元旦放假通知
2024年元旦恰逢星期一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元旦通知为:2024年元旦从2023年12月30日(星期六)至2024年1月1日(星期一)放假共3天。很多网友对此吐槽,明明就放一天,为何要说成三天。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中国节假制度的演变历程。
中国的休假制度由来已久,先秦时期已有雏形。据《汉律》记载,至晚从西汉初期,已有正式的休假制度,当时规定“吏五日得一下休”,也即每工作五天,官吏就可休息一天,称为休沐。
而节假日制度也在两汉时期开始萌芽。唐代法定节假制度正式成型,据《唐会要》等记载唐代全年法定民俗节假日多达27个,共计53天,宋代进一步扩大到28个法定节假日,共计77天。元代以后,节假日被大幅压缩,至清代只剩下一个时长近一个月的正旦大假期。
民国时期,在全面西化思潮的影响下,发布改历改元通电,改用西历,传统节日被取消。
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,我国的节假制度历经多次调整。
元旦快乐
1949年12月23日,政务院发布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,规定每年共有四个法定节假日:元旦、春节、五一劳动节、十一国庆节。元旦和五一各1天,十一2天,春节3天,共计7天。这一制度真正沿用了50年。
二十世纪末,受97金融危机影响,为刺激消费、拉动内需,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的张国宝向朱镕基总理提议,在原有的法定假日基础上延长放假时间,元旦、春节保持不变,五一、十一各延长至3天。
这一建议的提出还有一个时代背景。建国后我国实施单休制,即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,周一到周六为工作日,只有周日为休息日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为与国际接轨,1994年我国尝试工作制度改革,实施单双周制度,即单周只休息周日,双周休息周六、周日两天。经过一年探索,1995年正式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,周六、周日双休。
如此当春节、五一、十一放假3天后,可以与前后两个周末进行合并,形成长达七天的假日。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,必须进行调休,这也是调休制度形成的根源。1999年9月,这一增加假日的报告得到通过,节假日由4个7天,变为4个10天。当年十一国庆节,全国人民迎来第一个黄金周。
法定节假日调整
黄金周在促进消费的同时,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,由于人们的出行、消费需求过于集中地释放,给交通、餐饮、住宿、安全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。随着时间推移,呼吁取消黄金周的声音越来越大。而经济的发展,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,认为传统节日并非只有春节一个,呼吁将部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节假日。
2007年12月,公务员国务院公布新的法定节假日办法,以适应新的形势,规定:自2008年起取消五一黄金周,改五一假期为1天,同时新增清明、端午、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,各放假1天。法定节假日由10天变为11天,调休制度继续执行。同时,春节的法定假日由本来的初一、初二、初三,变更为除夕、初一、初二。
2013年12月11日,国务院第三次修订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(前两次分别为1999年9月18日、2007年12月14日),保持原有节假日不变的同时,调整春节放假时间,重新改为初一、初二、初三。
新年气氛
自新中国成立起,春节假期一直为3天,不过除夕作为法定假日只存在6年,其余时间皆为初一、初二、初三。2024年节假日时间公布时,部分网友对除夕上班表示过不满,估计节前还会有一波。
五一黄金周取消后,有人认为3天太短,不够不尽兴,不断有声音呼吁恢复。2019年顺应民意,在不改变节假日天数的同时,通过调休将五一假期延长到4天。2020年起,又改作5天。
如今节假日的格局为:元旦1天,春节3天,清明1天,五一劳动节1天,端午1天,中秋1天,十一国庆节3天,共计11天。通过调休,元旦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各3天,五一5天,十一、春节各7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