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《长安三万里》让国人见识到了大唐诗人的风骨和节气,也更让人们怀念起了,大唐时代的“文人风骨”!尤其是杜甫“杜工部”的颠沛流离、郁郁不得志,常常使人扼腕叹息!
杜甫,唐代大诗人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。他的祖籍是在西安的杜陵村,在他爷爷:“杜依芝”做巩县县令的时候,全家才从西安搬迁到了河南的巩义市。而杜甫本人就出生在巩义,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九年(公元721年),农历的正月初一,杜甫就出生在巩义的一座土窑当中。
杜甫本人,长期的处于社会的底层,接触了大量的真实情况,并体察到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黑暗。尤其在是“安史之乱”之后,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,针对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,杜甫奋笔疾书,写出了著名的:“三吏三别”,被后人赞誉为:“诗圣”,更是与“诗仙”李太白齐名,时称:
“大唐双璧”!
三吏三别:
“《新安吏》、《石壕吏》、《潼关吏》;
《新婚别》、《无家别》、《垂老别》。”
(一)、杜甫故里
杜甫故里,位于巩义市站街镇东边一公里的南瑶湾村,这里距离巩义市区也只有10公里的路程。
在这里的笔架山下,有一座坐东朝西、面临东泗河的小小四合院,而它就是杜甫的家,也就是:“杜甫故里”。
在四合院的最后边靠山根的正中央,有一孔砖砌的窑洞,这孔窑洞进深15米、高3米,并且窑洞的前面还矗立了一尊大型的杜甫雕像。
进入窑洞之后,可以看到窑洞的两边都挂满了名师大家的各种墨宝,这就是杜甫的出生地,也叫做:“杜甫诞生窑”、“工部窑”、“圣人窑”。
在四合院的西边,还有近代建造的三间房屋,在房间里陈列着各种版本的杜甫诗词,还有现代知名画家:“蒋兆和”画的杜甫画像。
在四合院的东边,有一通石碑记载着杜甫后世子孙,多次重修杜甫故里的情况。并且,这里还有杜甫的青石牌位,在牌位前还有巨大的青石香炉,供后人祭祀用的。
(二)、杜甫墓地
在距离杜甫故里不远的地方,康店村的山岭上,有一个方形的墓冢,高度有10多米,在四周都种满了松柏,这就是杜甫的墓地。
在墓地前面,还有两通石碑,并且两边还有两座墓,分别是杜甫的儿子:
“杜崇文和杜崇武”。
新中国成立之后,政府多次拨款专门修建和重建杜甫故里和墓地。在1962年的时候,就成立:“杜甫故里纪念馆”,1963年被确立为河南省重点文保单位。
在纪念馆,这里还有:
“灵泉井、纪念亭、书画石刻碑廊、诗歌艺术馆等等”。
1984年,巩义市成立了:“杜甫研究学会”,河南省还成立了:“杜甫研究所”。而这些组织都是依托的杜甫故里而兴起的,并且这里也是青少年研学、教育、爱国的示范基地。